栏目导航
鲁班新闻
当前位置:主页 > 鲁班新闻 >
曲阜古建 文脉传承|斗拱:岁月沉淀的木构华章
浏览: 发布日期:2024-12-16

斗拱之于中国建筑,犹如柱饰之于希腊罗马建筑;斗拱之变化,谓为中国建筑之变化。——梁思成
 
 

斗拱,是中国古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,由斗、升、拱、翘、昂等部件组成,通过榫卯之间纵横交错的结合,不使用一根铁钉,形成了一个稳固而富有弹性的结构体系,让木构建筑屹立不倒,同时也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,造形更加优美壮观。

曲阜古建筑中的斗拱,种类繁多,各具特色。曲阜孔庙大成殿重檐九脊,黄瓦飞彩,斗拱交错,雕梁画栋,周环回廊,巍峨壮丽。殿内孔子像单龛施十三踩斗拱,龛前两柱雕降龙,四配十二哲两位一龛,各施九踩斗拱,斗拱上的彩画与木雕相互映衬,营造出庄严肃穆而又神秘典雅的氛围,让人沉浸在对儒家文化的敬仰与追思之中。
孔庙奎文阁为历代帝王赐书、墨迹收藏之处,黄瓦歇山顶,三重飞檐,四层斗栱。内部两层,中夹暗层,层叠式构架,底层木柱上施斗栱,斗栱上再立上层木柱,建筑结构独特,为中国古代著名楼阁之一,历经清代康熙年间大地震仍安然无恙。孔庙11号碑亭建于金代明昌二年至六年,其下檐补间铺作单杪单昂,重栱计心造,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。
岁月的侵蚀和人为因素对曲阜古建筑斗拱造成了不可忽视的损害。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,市县两级住建部门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修缮和保护措施。
一是加强对斗拱的日常监测与维护,定期对斗拱进行全面检查,包括结构的稳定性、木材的腐朽程度、木雕与彩画的保存状况等。
二是在修缮过程中,遵循“修旧如旧”的原则,尽可能使用与原建筑相同或相似的材料和工艺,确保修缮后的斗拱能够与整个古建筑风格协调统一。
三是注重对传统修缮技艺的传承与创新,培养新一代的文物修复人才,让古老的技艺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延续和发展。
在当今时代,我们更应重视对曲阜古建筑斗拱的保护与传承,让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,继续书写属于它的传奇篇章。

 

 

斗拱知识小科普

什么是斗拱

斗拱,又称枓栱、斗科、欂栌、铺作等,是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。在立柱顶、额枋和檐檩间或构架间,从枋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,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,合称斗拱。

斗拱的起源

目前对斗拱的起源有三种说法:

第一种认为由井干结构的交叉出头处变化而成;
第二种认为是由穿出柱外的挑梁变化而成;
第三种说法则是认为斗拱首先由擎檐柱演化为托挑梁的斜撑,最终演化成斗拱。

斗拱的作用

1.传递荷载(承重)

斗拱位于柱顶和屋檐之间,它将沉重的屋顶和梁架荷载传递至柱,再由柱传递至基础,是尤为关键的传力枢纽

2.装饰作用

在古建筑立面层次上是建筑屋顶和屋身里面上的过渡

3.建筑等级的标志

在中国封建社会中,只要重要的建筑,如宫殿、坛庙、陵寝等的主要建筑上才使用斗拱,因此,斗拱也成为了建筑等级的标志。

4.抗震作用

斗拱在梁架和柱间形成纵横交错的铺作层,犹如在梁架与柱间增设了一层弹簧层,当地震来的时候斗拱可以启动很好的耗散地震力的作用,使得它这种关键承接节点不至于受到较大程度的破坏。

 

斗拱的基本结构

斗栱由若干个栱件,相互咬合,层层垒叠而组成。基本栱件有5种,即:斗、栱、翘、昂、升。将这些独立栱件进行组合,如积木一般,不需使用任何粘胶和铁钉,就能组成坚实又美观的受力构件。

1.斗

是斗拱中承重的方形木块,承托横竖两个方向的重量,上开十字卯口。

① 是古建筑大木作构件,又称大斗,宋代以前称栌斗。坐斗在全攒斗棋最底层,承托全攒斗棋的重量。

② 十八斗(宋称交互斗)是指在斗拱翘头或昂头上,是指在斗拱的翘或昂之两端、托着上一层拱与翘昂相交点的斗。其形状与坐斗相同,十字卯口,但比坐斗小。因其长度为一点八斗口,相当于宋代“材”制度的十八分,故名“十八斗” 。

③平盘斗是斗的一种,多用在角科斗栱中,一般没有斗耳,用来承托两个方向的栱或宝瓶。

斗耳是斗上面突出的部分(如下图所示),它的形象类似倒置的短腿小桌子的桌腿,下面平的一层类似桌面的为斗底。斗耳的高度是斗高的五分之二。宋代时也称斗耳为“耳”。

2.拱

形如弓形(如下图所示),与建筑物表面平行的称为棋,的中间有卯口,以承接与之相交的翘或昂,棋的两端向上弯曲如弓,其上安升子。

①按位置分类:

a.正心拱:在檐柱中心线上的拱;

b.单材拱:不在檐柱中心线上的拱,单材拱又分为里拽拱和外拽拱。

 

②按长短分类:

a.瓜拱,宋称瓜子拱(如下图所示),安置在斗拱最底层,瓜拱又分为正心瓜(宋称泥道拱,因为古代建筑拱眼壁常用土坯堆砌,外用泥皮涂抹平整)和单材瓜拱,单材瓜拱又分为里拽瓜拱和外拽瓜拱。

b.万拱,宋称(如下图所示),瓜拱和万拱多相叠并用,瓜托着万拱,万拱又可分为正心万拱,外拽万拱和里拽万拱。

c.厢拱,宋称令拱(如下图所示),厢棋总是安放在最上层翘或昂两端,只有单材,没有正心。其中外拽厢拱承托挑檐枋,里拽厢拱承托天花枋。

3.翘

“翘”是清式名称,也是斗栱的构件之一(如下图所示),“翘”的形象与拱相同,但方向与拱不同。清式斗拱中的拱是横向的、向左右延伸的矩形短木,而翘是纵向的、向前后伸出并翘起的短木,因前后翘起而得名“翘”。其实,“翘”在宋代时也是一种拱,名为“华拱”、也叫“抄拱”。

4.昂

昂(如下图所示)位于斗栱前后中线,且向前后纵向伸出贯通斗栱的里外跳,前端有尖斜向下,尾则向上伸至屋内。

 

 
 

①由昂,在角科45°斜线上,与耍头齐平。右图是清式单翘单昂五踩角科斗栱中的由昂。

②下昂,斗拱中纵向斜置的昂类构件(如左图所示),功能与华栱相同,主要起传跳作用。一般所说的昂就是指下昂。

5.升

也称升子(如下图所示),拱的两端与上层棋之间的斗状方木块,升只承托一个方向的重量,只开一字口(顺身口)。

①槽升子,在正心棋两端,承托上层棋或枋,《营造法式》称为齐心斗。

②三才升,在各种外拽供、里拽供的两端,承托上层棋或枋。《营造法式》称为散斗。

 

 

 
<
 特色专题 
>
 
走进济宁传统村落
 
寻觅济宁历史建筑
 
 
 
 
 
曲阜古建 文脉传承
 
“专精特新”建筑企业风采展示

供稿:市场科、市建设工程管理服务中心

编辑:朱 晨  初审:王   强

复审:   终审:赵   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