涂田与秧马
浏览: 发布日期:2018-08-06
相传早在唐代末年及北宋初期,中国东南沿海万里滩途极为辽阔,由于终年的朝起朝落,泥沙积淀了厚厚的几层,非常肥沃。只因地处海滩风沙太多,气候多变。许多人都受不了那里的苦,据说从前当地官府几度移民于此开荒种地,但都以失败告终。直到北宋景德年间,官府下决心再次开发海滩,连出巨资粮物补恤人民,分配住宅蓬帐开垦工具及其它日常用品。在滩涂新开的田地、渔塘、藕塘,不征皇粮,不交官税,并免除遥役,以近者优先,外地候补的原则,许多知情者愿来沿海开滩种田的很多,大半都是青壮年。他们都怀有一种想法,反正官府供给一年的粮食,没什么困难,都抱着试试看的心态。好就继续干下去,不好就回家。

这年春天,官府定期集合新移民前赴海疆,搭建起帐蓬、锅灶,分发了粮物,按五人为一小组,以便互相帮助。年轻力壮的很快结合起来了,最后只剩下一位年迈的老人,穿着破旧,但精神奕奕,一打听他来自山东曲阜,离家遥远,又无亲故,更没人愿同他合作了,老汉无奈,只好独自单干算啦,他首先走走看看,就在一处非常辽阔的荒滩中定居下来,自己动手盖了房子,又用竹子围起了栅栏,成了一处海滩独院,他早出晚归,开始了海滩垦荒种田的工作。在水位较深的地方,筑起高高的围堰,作滩池养鱼养贝,又在浅水处修起道道长堤以防海潮的浸入,作种菱秧稻的良田,又在离水较远潮湿的地方,修筑沟渠以便涝排旱灌的芦苇地块,特殊的高地不受海潮冲击的地方种植了许多早熟的作物。一年可收获二至三茬,老汉年龄大,阅历广,样样都懂得,他还养了牛羊鸡鸭。当年老汉就有了丰富的收获,再加上芦苇又卖一大笔钱。老汉当年就成远近闻名,海滩拓荒的富户。而其他年轻力壮的人们都不愿吃苦,又加上试试看的心理再作怪,都没把田种好,收入寥寥无几。老汉就将自己的粮食分给他们,所以使许多民工非常敬佩他也羡慕他。后来许多年轻人前来拜访他、学习他。他总是热情的对待,向他们传授成熟的经验、种田知识。在老汉的成功影响下,第二年在辽阔的海滩上迅速掀起了垦荒种田的热潮,人人相竞开荒整田,在长长的沿海滩途由于地广人少,每到插秧之际,人人都披星载月,早出晚归,忙得无半点闲暇,在那茫茫无际的水田中,终天弯腰驼背的拔秧插秧,累得腰酸背痛,实在难耐,人人叫苦连天。老汉也深解那种辛苦的滋味,心中暗想,设法造样东西,坐在上面插秧或许能减轻如此的劳苦,他决心要造件东西帮助农民插秧,
老汉默思了一会,取来木工家具,开始了制作,他用较薄的木片,造成首尾上昂的轻便小船,腹中凸起一块如马鞍形的坐垫,并付绊勾挂于肩上,放入浅水稻田中,人跨其上,在水中滑行,首试觉得很灵活,也快捷又方便,使插秧进度大大提高,减轻了弯腰驼背之苦,很受滩田广大人民的欢迎与喜爱。在老人的倡导下,很快掀起制造的热潮,由于它限于插秧所用,取名叫“秧马”。老汉又带了几个徒弟,一连几天制造了许多秧马,分发给大家,效果特好。得到所有用户的好评,这年整沿海滩涂之地,获得了空前的丰收。消息传开,故此靠近沿海地区的村落相续掘起,内陆许多民众纷纷前往海滩按家落户。到第三年由于风调雨顺,沿海一带的稻菽又是一个大丰收,鱼塘、藕塘、芦滩苇滩,样样丰盈,官府闻之先后来访,深表祝贺,秋收之后,时值北宋大中祥符元年(1008)真宗皇帝专程到曲阜拜谒周公,并下令于太庙旧址,重修周公庙,老汉悉知这一惊人的消息后,就及早动身,连忙向附近的朋友告别,要匆匆回家去纪念周公去了,话毕老汉就无影无踪了。大家都觉得这事太神奇了,都说这位海滩垦荒种田来自山东曲阜的老汉定是神仙,他三年来在此勤劳巧干,收获了许多粮食钱财和其它东西,都原封不动的留在那里,独自走了。官府知情后,有关所属官员即前来查访,只见桌案上放着个纸条,上写着:海滩开荒三年整,期满回家祀周公,所留粮物济贫穷。也没留姓名与日期,又看看许多其他东西,在一簇木工箱子上有行早期刻字:木受绳则直,人受谏则圣。此官看来油然敬之,说道:名句出版先师孔子呀。又见另一个工具上写着:大匠诲人,必以规矩,学者亦以规矩。又说此句出自孟子。这官默默的猜测着,这老汉是谁泥?瞬间见他仰天笑曰:此人原来是巧圣鲁班呀,真是妙哉、妙哉!少倾将鲁班所留下的许多东西,都着情分发给许多较为贫穷的人,鼓励他们也向鲁班学习,积极垦荒,力争富裕起来。为此,广大民众非常感谢鲁班的所作所为,官府把他当年开垦种植的芦田取名叫:鲁荡。种苇的田地取名:苇荡。但经过千百年的变迁与传说,人们就将两荡合一了,现成了“芦苇汤”。